導讀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博魯特·帕霍爾日前為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表示,當前西方與中國關系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是雙方是相互信任逐漸消失,這阻礙了雙方建立更有效的對話,特別是在安全和地緣政治問題上。受此影響,批評中國成了美國的“官方共識”,而北約和歐盟也或多或少地跟隨了美國的態度。當前多邊主義面臨危機,一些大國重回單邊主義路線。只有通過公開坦誠對話才能增強信任,尋求和平解決方案,從而緩解全球緊張局勢。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在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后,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及其任內的對俄政策開始在德國國內和盟國中引發廣泛批評。人們毫不留情地指責她未能將俄羅斯視為“持久潛伏的威脅”,并且出于實際利益的考慮,被“與莫斯科當局建立良好關系”的幻想所蒙蔽。
默克爾對俄政策的核心在于,真誠地追求良好,或者至少是足夠穩定的雙邊關系,以保障長期和平,并促進互利的全面合作,特別是在經濟方面。這一政治路徑的基礎是信任和信念,即通過對話可以和平解決現存問題,盡管雙方承認存在無法逾越的分歧,但還是努力通過此方法增強互信。如今,歐洲和世界局勢的發展是否證明了這種追求和策略是錯誤的?我們是否也應由此得出結論,在與中國的關系中,真誠對話和加強信任同樣具有不成比例的風險?
當前西方與中國關系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是雙方相互信任逐漸消失。其結果是,雙方的對話變得形式化,缺少對全球安全秩序的重大替代方案的探索,從降低當前的安全威脅和緊張局勢,到聯合國改革——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以便聯合國能夠以國際社會的權威身份促進世界和平。實際上,我們現在正在與時間賽跑——隨著過時的地緣政治的回歸以及安全問題的積累與加劇(目前全球有52場武裝沖突正在進行),包括歐盟在內的主要全球參與者必須盡快建立實質性對話,否則很快就可能為時已晚。尤其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我們永遠無法預知何時會“為時已晚”。
近年來,對于中國的極端批評幾乎成了美國官方的唯一國家共識。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批評的形成是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兩種不同立場的融合。在這方面,歐盟和北約不同程度地跟隨了美國的態度:北約幾乎毫無保留地保持了和美國一樣的對華立場,而歐盟則對其進行了調整,保留了一定的余地。這種調整受制于歐洲對美國安全保障和經濟依賴的雙重因素,同時也受制于歐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2023年12月底的歐盟-中國峰會上表示,歐盟和中國有共同的利益,即穩定和建設性的關系,其基礎是尊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對于臺海、東海和南海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問題,他補充道,歐盟反對任何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嘗試。由此可見,歐盟對中國保持著多層次的關系,將中國同時視為伙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
2024年7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的核心內容是一系列現代化措施,旨在加速中國內部發展、對外擴大影響。通過這些措施,習近平主席繼續堅持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是發展一種與西方民主制度不同的獨特治理模式。
中國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到了自身的具體情況。習近平主席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國內外商業界對基本信任的標準。他強調法治的重要性,也關注創新和技術進步對于可持續經濟的必要性。中國龐大且不斷發展的市場是他在外交政策中最大的杠桿,并且中國的市場也正經歷調整,以確保在符合中國利益的情況下,盡可能適應全球化的需求。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在規模之外,中國也力求提升質量,使自己成為最發達的經濟體。
總的來說,西方對中國經濟的日益強大感到擔憂,既難以應對,也無法忽視。但對于西方而言,真正的問題還不在于經濟方面,而是越來越多地涉及到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
真誠對話的缺失和日益加深的不信任,是達成相互理解的主要障礙。西方與中國之間關系惡化的后果雖然未必立即顯現,但確實對全球造成了影響。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現代國際社會的法律和政治架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變得更加多極化。然而,二戰結束后為防止下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成立的國際機構,特別是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已顯得滯后,未能充分履行其角色。
多邊主義正面臨危機,這使得影響力較大的國家更傾向于采取武斷行動。當前的主要問題是,世界的法律和政治架構能否以和平的方式適應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是否會再度因無法避免的戰爭而陷入困境。自二戰以來,這一問題從未像現在這樣尖銳,也從未如此取決于西方與中國之間的關系。
信任和對話固然有其脆弱性和不完美之處。期望也最終也可能變成失望。然而,我們有什么替代方案嗎?因為不信任和拒絕對話,所以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嗎?我們需要對話。如果對話是真誠的,那么就有可能增強信任,這將給全世界帶來福音。
高端智慧傳播與交流
本文英文版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英文版標題為 "Certitude of amity"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劉夏
編輯:張釗
實習生劉瑋寧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