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是丁鵬給志愿服務隊的起名,也是他15年來對自己的要求。生于1961年的丁鵬,連續15年投身公益,與百姓打成一片,用國學里的“德”詮釋自己的許多個15年。
堅守德行建團隊 善以啟慧促文明
作為退伍軍人的丁鵬每看到身邊許多的公益性舉動,都會被其觸動。基于此,丁鵬想到了一個“妙招”——成立一個公益性的志愿服務隊。于是,蘭州市“德馨”志愿服務隊應運而生。
據丁鵬介紹,“德馨”的起名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德馨”即國學中的“道德”和“誠心”。丁鵬想用“德馨”提醒自己做公益的初衷,用這個初衷感染更多的人投身公益。自“德馨”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累計授課1700余場,中醫義診390余次,捐贈書刊36萬多冊,獲益群眾27萬余人,為繼承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群眾身心健康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不畏花甲勇擔當 疫情防控沖在前
2020年疫情突襲,丁鵬第一時間報名加入蘭州市防疫應急志愿者服務隊。無論搬運物資、還是在防控點監測來往人員,丁鵬始終堅守一線,并把私家車貢獻出來供防疫團隊使用。
2021年疫情再次來襲,為了配合社區守好城區最密集的商圈所在地,丁鵬組織蘭州“德馨”志愿服務隊40多名志愿者四班倒,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為了讓轄區居民能第一時間迅速進行核酸檢測,他們火速搭建開盛賽博廣場核酸檢測點位,使得檢測效率大大提高,有效縮短了居民排隊等候的時間,居民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和對商鋪的管控,大部分餐館都關門了,防疫工作人員的吃飯成了問題。“工作量這么大,天天吃方便面哪行啊。”丁鵬想著,找到了朋友幫忙:“能買到就買,實在買不到,咱就自己做。”從那以后,每天一到飯點,金塔巷社區和雁寧路青年之家的工作人員都會準時收到丁鵬給大家送來的熱乎飯。
“忙碌了一天,能吃上一口熱飯,心里暖暖的。丁大哥給我們送飯從來不誤點,自己卻總是顧不上吃飯。”志愿者朱家輝邊說邊喊丁鵬一起吃飯時,一回頭卻發現丁鵬早已不見了身影。他,又奔波在了去下一個執勤點的路上……
晚上10點,忙碌了一天的丁鵬終于可以坐下歇會了。
“大家先回去休息,抓緊時間睡覺,手機開機,隨時待命,執勤點按照排班時間走,我再守一會!”志愿服務隊短暫的會議結束后,丁鵬讓大家先回家休息。
“丁哥,你也早點回。”有人喊了一句。
“你先回,我上歲數了,覺少。”丁鵬回應著,把棉衣的領口攏了攏。
說道歲數這件事,丁鵬跟記者分享了一件趣事。有一次丁鵬看到有位老人過馬路太慢,影響交通,二話不說就走過去將老人抱了起來送到馬路對面,隨后丁鵬問老人的年齡,才知道對方比自己還要小3歲。
每當有人說起丁鵬的年齡,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跟‘年輕人’沒有區別,我身體還好著呢。”
愛心捐助暖人心 訪貧濟困集涓流
每逢春節,丁鵬都會堅持前往較為貧困的蘭州市榆中縣中連川村,給五保戶及孤寡老人送溫暖。
2021年5月,在蘭州拾荒的一對夫婦因急癥被送往蘭大二院救治,丁鵬得知后,帶著籌集的善款前往夫婦的出租屋,送去了關懷和慰問。6月,丁鵬得知榆中縣貧困學生小劉母親患癌,急需籌錢看病,他在率先捐款的同時在好友群內發起捐款倡議,及時解決了小劉母親的就醫問題……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丁鵬自己都記不清有多少。
丁鵬說:“現在有太多的人需要被幫助了,但是我一個人也只能選擇先幫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障家庭、困難家庭這些弱勢群體了。”對于做公益這件事,丁鵬也有自己的總結。他說:“做公益,我們越做越有經驗,越做越有特色。”如今,“德馨”志愿服務隊已成為蘭州市的特色和品牌志愿服務隊伍。
數十年如一日,丁鵬堅守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影響著更多的人。他始終致力將慈善公益事業發展壯大,以無私奉獻的樸素情懷詮釋著一個行善者的大愛精神。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記者: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