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15日電 2024年12月10日至11日,第七屆教育評價與監測國際研討會和2024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北京召開。
本次會議以"面向未來的教育評價與監測""人工智能+教育"為主題,共設1個主旨報告論壇、2個主論壇、4個分論壇,來自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國際組織、教育測評機構和國內督導、監測、教研、基礎教育領域的近500位專家學者、教育同仁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教育評價的全球經驗和中國探索。
在大會開幕式上,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興表示,教育評價對于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北京師范大學高度重視加強教育評價相關學科建設,把通過開展教育評價監測支撐教育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服務教育強國的重大任務,將繼續支持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創新發展,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交叉復合型的高端人才,加強教育監測評價學科群建設。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副局長楊宇指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十年來成效顯著,已經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實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家"教育體檢"。他強調,面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時代重任,立足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需要深化教育監測評價改革,通過科技賦能教育評價與監測,不斷提升監測評價的溢出效應,助力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表示,我國教育評價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須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探索開展面向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縱向評價、面向學生核心素養的全要素橫向評價,以教育評價牽引教育改革,推動構建完善符合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新生態。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傅博表示,教育評價與監測要堅持技術祛魅與技術化歸相結合,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提升評價的效能和準確性,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她指出,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教育評價與監測的創新發展,推動全球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共同參與全球教育數字教育治理。
開幕式結束后,北京師范大學辛濤教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Andreas Schleicher博士、美國研究學會(AIR)David Osher博士、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Randy Bennett博士依次做主旨報告。他們圍繞"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進展與前瞻""人工智能學習與人工智能評估""利用學習與發展科學和數據科學的進展強化教育評估與監測""個性化評估"等議題展開討論,在教育監測評價改革和創新發展等方面分享了寶貴的見解。
在第七屆教育評價與監測國際研討會主論壇,北京師范大學褚宏啟教授、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Sandip Sinharay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侯杰泰教授、澳門大學張國祥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胡祥恩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崔迎教授,分別就拔尖創新人才的識別與培養、面向未來評估中的放寬標準化和相關心理測量方法、大規模國際教育調查中斜率與均值的信息性比較、面向未來的學生核心素養及其評估、生成性人工智能在無模型評估與監測中的應用、通過預測性學習分析提升學生成績等議題進行了前沿的分享與交流。
在2024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數據大會主論壇,西南大學宋乃慶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黃華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曹培杰教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文峻博士、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王士進博士,分別就大數據時代教育測評模型及其范式構建、大模型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賦能與實踐、人工智能何以賦能教育評價改革、基于大模型的心理識別及干預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智慧教育新發展、大模型技術最新進展及教育領域探索等議題進行了深度剖析與分享。
據悉,會議由北京師范大學、科大訊飛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基礎教育發展管理部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