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國家的就業人口相對年輕,而其中接受過職業教育的人口比例又嚴重不足,一所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意味著什么?
位于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乍得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15歲以上勞動力參與率高達58%,但接受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口比例卻不足2%。面對這樣的現狀,乍得政府迫切希望加強人才培養,增加就業崗位,以期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
2021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宣布中國將與非洲共同實施“九項工程”,作為《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的首個三年規劃,其中能力建設工程尤為引人注目。該工程聚焦于教育設施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就業機會的創造,旨在通過多方合作,推動非洲國家的全面發展。
在此背景下,中國援建的乍得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應運而生。這所學校不僅是乍得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的職業教育中心,還融入了最先進的數字化教學技術。2024年3月,中國援乍得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項目已順利完成政府間的交接工作。8月21日,乍得共和國數字人才基地啟動儀式在這所職校隆重舉行,為當地青年提供了寶貴的技能培訓和廣闊的就業機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以下簡稱“聯合國工發組織北京投促辦”)在此次合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該辦正積極與中國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將中國的職業教育模式和資源引入乍得,助力當地青年實現職業夢想。無論是學習車輛維修、駕駛技術,還是從事電工、焊工、水工、泥瓦工等當地緊缺的職業崗位,中國援建的學校都將為乍得青年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幫助。
展望未來,聯合國工發組織北京投促辦主任武雅斌充滿信心地表示:“我們將充分利用這次合作的機會,進一步夯實與非洲的合作基礎。以乍得為起點,逐步覆蓋西非乃至整個非洲地區,建立一個以人才培養,特別是數字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合作網絡。我們期待能夠走得更遠、更好,為非洲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力量。”
中國之所以成為非洲最合適的合作伙伴,武雅斌認為這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擁有齊全的工業門類,能夠為非洲國家提供豐富的行業建設經驗和技術支持;二是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探索出了一條獨特且成功的發展道路,這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三是中國始終秉持著真誠幫助非洲的意愿和決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通過向乍得傳授職業教育經驗和技術,不僅為當地青年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也為中非友誼的深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