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0月20日電 英國政治和國際關系學者湯姆·福迪在中國日報網刊文稱,“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合作應對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實現互利共贏。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正值世界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導人、代表和企業家齊聚北京,探討未來發展、融合和繁榮的共同目標。
文章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各國經濟共同增長和人文交流,通過其項目解決全球發展不平等問題,為擴大全球貿易創造新的機會,推動各國結成“命運共同體”。
文章指出,與西方媒體的誤導性報道相反,“一帶一路”倡議不是一些國家以犧牲或剝削他國為代價的零和游戲。相反,“一帶一路”倡議以推動共同發展為己任,為各國創造了新的機遇。
例如,2021年底開通的中老鐵路為內陸國家老撾建設了一條鐵路,跨越了地理障礙,極大地擴大了出口貿易,助力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
再看看中方援建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它跨越了該國最寬的河流帕德瑪河,將整個國家完全連接起來,被孟加拉人稱為“夢想之橋”。
另一方面,有一些國家卻執意強調自己的“零和”利益,將全球政治視為一場影響力和霸權之爭。如此思維導致某些國家以保持經濟、軍事和技術主導地位的名義,積極謀求逆轉全球化,破壞世界經濟。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試圖通過積極實施制裁和出口管制來遏制全球化,并迫使供應鏈轉移,從而破壞和擾亂全球貿易。
文章強調,如果美國的計劃成為現實,全球南北方國家財富不平等的現狀將持續下去,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道路將受到阻礙。
正因如此,“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化的旗幟,成為各國經濟合作增長,避免陷入意識形態競爭、集團對抗和西方所謂“脫鉤”的唯一途徑。
文章稱,共建“一帶一路”是全方位的倡議,倡導開放的自由貿易體系。全球南方國家可以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在維護自身主權的前提下,根據本國國情選擇發展道路,而不必受到西方主導的政治干預。
【中國那些事兒|第962期】
欄目監制:吳艷鵬
欄目策劃:劉世東
欄目主筆: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