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這條溝里到處是建筑垃圾,兩面山上巖石裸露、一片荒蕪,我們看著都心疼,現在不僅滿山一片新綠,廢棄的土地也復墾了。”家住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錦屏鎮廟臺村73歲的朱大明老人欣慰地說。
近日,記者跟隨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來到錦屏鎮廟臺村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點,抬眼望去,四周巖壁被鑿出層層臺階,臺階上種滿綠植,在春雨的滋潤下,嫩綠的新葉煥發勃勃生機。
前幾年,這里是建了兩個砂石廠,山體被切割損毀,植被破壞,滿目瘡痍。面對這樣一座座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涉及水源涵養能力、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周邊村民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問題,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
2021年以來,崇信縣搶抓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機遇,對全縣歷史遺留礦山進行了全面排查,論證編制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方案,爭取專項治理資金6619萬元,結合鄉村振興和地質災害防治,通過采用危巖卸載、邊坡放緩、回填種植、綠化種植等多種措施,對錦屏鎮魏家溝、原興業砂石廠、新窯雨塬山等全縣32個區域進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地累計恢復治理環境面積3745畝,回填歷史遺留砂坑36處,恢復新增耕地934畝,栽植各類樹木5.61萬棵,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開采礦山轉型綠水青山,既修復了生態“顏值”,又鑄就了金山銀山的“價值”。
(供圖:崇信縣自然資源局)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