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趙宏昌 呂林芳
我國貴金屬資源僅占全球的0.39%,而90%的貴金屬又存在于廢渣里。
鎳陽極泥是提取鉑族金屬的主要原料之一。如何實現清潔、環保、高效提取回收,一直是困擾貴金屬冶煉高質量發展的行業難題。
近日,記者從金川集團了解到,該公司銅業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工序工序長潘從明,就是這樣一位一直致力于為貴金屬提取苦苦尋覓解決方案的人。
在實驗室,潘從明始終保持全身心的投入。
“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是作為新時代奮斗者的一種自覺。鉑鈀銠銥等鉑族貴金屬是精密電子、航空發動機、燃料電池、光纖制造等國家戰略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基礎材料,利用于電子芯片,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自己的工作。”潘從明轉動著手中的試劑瓶說。
從事貴金屬冶煉工作,十幾年里,潘從明啃下了120多本專業書籍,光學習筆記就寫了30多萬字,并圍繞與之相關的800多個化學方程式不斷地創新突破,完善提升貴金屬冶煉工藝設備技術水平。
52歲的潘從明是一個有20年黨齡的黨員,從業26年來,始終扎根貴金屬生產一線,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9項,完成各類創新項目228項,擁有國家授權專利31項,在核心期刊發表科技論文21篇、論著1部,潘從明從普通一線工人成長為高技能的國家級工匠。
和潘從明共事26年的工友李進武說:“潘班長就是這樣,不管發生天大的事,他只要在金昌,總會雷打不動地堅守在崗位,開啟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的瘋狂工作模式,曾有120多個日夜,連續堅守在實驗現場,數十年如一日,扎根貴金屬生產一線。”
潘從明先后被授予“大國工匠”“全國發明之星”“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諸多稱號,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國際發明展金獎”等獎項。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的事業不懈奮斗的歷程。
金川貴金屬產品的純度連續35年保持99.99%的質量傳奇,金川生產的金、鉑、鈀主產品被授予“甘肅省名牌產品”稱號,成為國內外交易市場公認的“信得過、硬品牌”。這背后,有著潘從明及其工友們的集體智慧與辛勤付出。
潘從明醉心于創新研發。由他主創的“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綠色高效提取技術”,大大簡化鉑族貴金屬提純工序,既節約成本,也更加綠色環保。該技術能從成噸的鎳礦廢渣中,提取出8種貴金屬,使每一種貴金屬的純度達到99.99%。
他多年來堅持紀錄,在30萬余字的“發明筆記”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成為他失敗與成功的標志。“我從不害怕失敗,只有失敗了,才知道‘此路不通’,才有機會通往成功。”潘聰明說。
如今,潘從明致力于培養青年骨干人才。對很多青年員工來說,他是一位令人“又愛又怕”的嚴師。他規定,每個徒弟每月要完成不少于20頁的實習報告,當月25號交給他,他挨個批改后還會一對一提問,掌握徒弟們學習的程度。他說:“我終有退休的一天,希望徒弟們能繼續發光發熱。”
懷揣夢想、產業報國,堅守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努力追求完美和極致,潘從明在平凡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實現從平凡到非凡的蝶變,精煉出璀璨的“稀貴”人生。
(受訪者供圖)
?????????????
(頡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