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影片AV级毛片特别刺激,精品欧美一区免费观看α√,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遇事有人幫 生活有保障(兩會后探落實·幫困難群眾排憂解難③)

在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的留守兒童之家興趣課堂上,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近年來,河北各地各級婦聯、人社等部門通力合作,為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創業指導、精神關愛等多方面服務,提高留守婦女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遇事有人幫 生活有保障(兩會后探落實·幫困難群眾排憂解難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2-03-17 0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核心閱讀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群體,各地分類施策,提供切實保障:打造留守兒童之家,開設豐富多彩的興趣課堂,為孩子們提供學習與生活保障;開展免費技能培訓,搭建創業就業平臺,助留守婦女掌握一技之長;組織人員定期探訪,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和集中養老服務中心,讓留守老年人生活不孤單。

設各類興趣課堂

助兒童健康成長

“我長大后想成為一名體育運動員,給國家爭光!”這是9歲的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劉甜甜的夢想。

在冬奧會知識普及課上,她的發言激起一片掌聲。教室里的20多張小臉齊齊揚起,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爭先恐后講述自己關于未來的期待,眼中滿是興奮與激動。

在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的留守兒童之家興趣課堂上,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

劉甜甜是課堂里年紀最小的學生之一。因父母長年在江蘇務工,她日常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原本有些內向的她,在參加了近一年的留守兒童之家興趣課堂后,性格明顯開朗了許多。

負責興趣課堂教學的該校輔導教師武朵娟說,這種形式靈活、新穎有趣的“教學+關懷”模式收效良好。“從興趣培育入手,通過開辟新穎有趣的‘第二課堂’,能夠進一步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武朵娟說。

面對校內70余名留守兒童,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于2019年正式啟動“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以興趣課堂、日常家訪等多種形式,關注留守兒童生活學業問題,在為留守兒童送去生活溫暖的同時,也為孩子們培養健全人格提供保障。

“我們在前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以區第一實驗小學等為載體,目前已在全區建設6個留守兒童之家,其中5個與轄區學校共同建設,為轄區留守兒童打造了學習生活的溫馨樂園。”洛龍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慧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豐富多彩的特色化興趣課程、功能各異的文體娛樂設施,成了洛龍區留守兒童之家的標配。與這些孩子們在一起閱讀、學習、做手工,也成了當地社區干部、志愿者、黨員義工的日常工作。

除此之外,洛龍區還在配備專職輔導教師的基礎上,面向社會招募具有教育、心理學等專業背景的愛心人士,為留守兒童提供集學業、生活于一體的保障服務;同時整合轄區內社會教育機構、愛心企業等資源,建立留守兒童關愛體系,組織專業技能志愿者定期為留守兒童開展普法宣傳、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等活動,提升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幫助其開拓視野。

辦免費技能培訓

促婦女就業創業

38歲的王小麗是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河郭鎮辛莊村人,丈夫在外地打工,她在家負責照顧兩個孩子和年老多病的公公,日子過得緊巴巴。2020年,南和區婦聯結合當地的農業產業優勢,舉辦了“巾幗新農人”種植培訓班。王小麗系統學習了西紅柿大棚種植技術,于當年下半年承包了一個大棚。她種的西紅柿個頭大、品相好、味道甜。“當年收入20余萬元,我一下子成為村里的致富能手。”王小麗說。

近年來,河北各地各級婦聯、人社等部門通力合作,為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創業指導、精神關愛等多方面服務,提高留守婦女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邢臺市婦聯主席陳冰介紹,邢臺市連續兩年承接河北省高素質女農民培訓班,以南和區為試點并迅速輻射全市,累計培訓巾幗新農人近3000名。

連日來,在邯鄲市邯山區河沙鎮小堤村“燕繡坊”手工作坊里,呂雙燕正和15名女工一起勤勞織繡。“這批訂單有100多套,可得加油干!”44歲的手工作坊負責人呂雙燕給大家鼓勁兒。

別看現在做生意風生水起,留守婦女呂雙燕過去的生活卻并不寬裕。她無專業技能,加上還要帶孩子,一家人靠著丈夫打工的收入生活。近年來,邯山區婦聯、人社等部門針對留守婦女開展手工系列技能培訓。呂雙燕學習了一個學期,成了縫紉制衣的行家里手。同時,邯山區婦聯聯合有關部門幫助她開了網店,成立了“小堤女紅培訓工作室”,申請注冊了“燕繡坊”品牌商標。如今,“燕繡坊”不僅用草木扎染制作旗袍、手包、手帕、錢包、復古枕頭等,也生產工作服、景區手工制品等。呂雙燕還安排了15名留守婦女就業。

“通過技能培訓、政策幫扶,在留守婦女中已涌現出一大批像呂雙燕這樣的‘創業達人’,同時一大批留守婦女通過專業技能實現就業。”邯鄲市婦聯主席張愛軍說,邯鄲市積極為大齡、下崗、失業、單親等困難女性搭建創業就業平臺,幫助扶持留守婦女掌握手工制作等技藝,提高創收創業能力,讓一技之長成為她們致富的“敲門磚”。

唐山市各級人社部門組織人員通過實地走訪、電話溝通等方式對轄區內的農村留守婦女一一進行摸排調查,開展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僅去年以來,全市實現各類補貼性培訓21.6萬人次,凡有意愿參加培訓的留守婦女都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

此外,唐山市婦聯針對留守婦女較為分散的特點,通過手機端開通“心靈課堂”“唐山網上家長學堂”,為廣大婦女尤其是留守婦女播放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提供家庭教育培訓等,提升農村留守婦女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能力,促進家庭幸福和諧。

家住唐山市樂亭縣溫李莊村的吳若楠是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丈夫長年在外,孩子父愛缺失怎么辦?”“孩子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家長該不該介入?”一系列的育兒疑惑,都能從“唐山網上家長學堂”找到答案。依托網上學堂這個平臺,她還加入了“留守好家長群組”,和其他留守婦女一起交流育兒心得。“有來自婦聯的關愛,我的生活很充實。”吳若楠說。

派人員定期探訪

讓老人安享晚年

屋外陽光燦爛,天氣一天天變暖和,苗族阿婆雷玉芬的心情也隨之明朗起來。又到了趕集的日子,她準備去淘換點食材回來。盡管已是85歲高齡,但老人身體依然硬朗,路上遇到熟人便會停下腳步,笑瞇瞇地閑聊一陣。

祖祖輩輩生活在貴州省貞豐縣龍場鎮龍山村的苗寨里,5年前,雷玉芬一家五口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在位于鎮上的寬舍社區安了新家。“趁著還能照顧自己,不想給娃娃們增添負擔。”兒子兒媳在外務工,兩個孫子在外求學,大多數日子里,老人一個人生活。

作為龍場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寬舍社區居住著2700多名附近村鎮搬來的群眾,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300名。像雷玉芬一樣,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的留守老人約有30名。為了讓老人們感受到新家園的溫暖,特別是幫留守老人解決無人照料的問題,鄉鎮和社區探索出不少好辦法。

走進雷玉芬家,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條,廚房電器擦拭得不見油污痕跡。“經常有人上門來看我,還教我使用電器。”老人告訴記者,在樓棟長和社區干部的關照下,自己不僅適應了新生活,遇到頭疼腦熱的時候也總能獲得幫助。

為方便老人冬天取暖,社區專門騰出地方架起了電暖爐,提供免費茶水和大米粥。久而久之,這里變成了老年活動中心,有人唱山歌,有人玩棋牌游戲,其樂融融。雷玉芬也喜歡去,她說每天去坐一坐,心里就不會覺得孤獨。

“并不是只關注安置點的老人,我們對所有留守老人都有保障措施。”貞豐縣龍場鎮社會事務辦主任代丹介紹,通過摸底調查,鎮里為全鎮108名農村留守老人建立了臺賬,建立留守老人聯絡人和定期探訪制度,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同時,鎮里還建起了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吸納退休教師、熱心群眾為志愿者,引導老年人參加書畫、歌舞、戲曲等文娛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對于家庭困難的高齡、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分散供養對象,貞豐縣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到敬老院居住。近年來,全縣對13個縣級敬老院進行資源整合,相繼成立者相、龍場、珉谷3個集中養老服務中心,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與提高護理能力,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

(畢京津 張騰揚 程 煥)

【責任編輯:張天磊】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
C財經客戶端 掃碼下載
Chinadaily-cn 中文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