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渭源故事——國家鄉村振興局定點幫扶縣優秀案例選編與評析》:中共渭源縣委、渭源縣人民政府、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甘肅省渭源縣是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發源地,也是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20年3月,渭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并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被確定為全國脫貧攻堅交流基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脫貧攻堅渭源故事——國家鄉村振興局定點幫扶縣優秀案例選編與評析》(以下簡稱《脫貧攻堅渭源故事》)廣泛搜集渭源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對渭源脫貧攻堅進行了全面總結。
全書共包括合力攻堅、機制創新、“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措施、社會幫扶、鄉村圓夢和專家評析7方面內容,對渭源縣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強黨建引領作用等脫貧舉措進行深度剖析,提煉出一系列寶貴的脫貧攻堅經驗。
《脫貧攻堅渭源故事》一書重點介紹了渭源發展產業的經驗。發展產業是脫貧地區激發內生動力的關鍵。要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力,多渠道、多形式、多層面地增加脫貧群眾的經濟收入。渭源縣按照“一業為主、多元開發”的思路,通過著重挖掘區域特色、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等舉措,形成種植、養殖、旅游多樣發展的產業格局,打造產業協同發展的扶貧模式,基本形成“一村一特色”的產業發展態勢。同時,渭源縣將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產業鏈,以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輻射帶動其他小微企業發展,讓脫貧群眾實現持續增收。通過“企業領航+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管理化、科技化發展。基于自身特色和資源優勢,通過產業扶貧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地區經濟結構轉型,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平臺,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保障產業扶貧的可持續發展。渭源縣這一系列發展脫貧產業的經驗對于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對于如何壯大新興農村集體經濟、完善鄉村治理等,《脫貧攻堅渭源故事》一書也提供了有益啟示。渭源縣的干乍村、香卜路村聆聽民眾心聲,加強干群溝通,一事一議,落實基層民主;輔以設置公益崗位、創設道德積美超市、設立網格員、制定五星級文明戶評選制度、改善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確保分配流向等。方向上引導、人員上精選、模式上創新、分配上惠民,在這些舉措落地實施的過程中,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也得到提升。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制度的完善破解了鎮、村公共服務的資金瓶頸,有效鞏固了取得的成績,夯實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需要對脫貧攻堅階段涌現出的典型案例和取得的成果經驗,進行搜集梳理和分析總結。希望渭源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及其經驗,能夠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參考。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