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測繪實景三維建設的廣西實踐
工作人員利用SWDC-5數字傾斜航攝儀搭乘“小松鼠”AS350直升機開展傾斜攝影數據采集,確保廣西實景三維數據不斷更新。
在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中,傳統的二維技術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發展要求。
2017年以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率先啟動實景三維技術開發研究與應用工作,2018年一期項目建成,2019年二期完成建設。經過3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廣西已成為全國最早建成實景三維應用平臺的省區之一。
日前,自然資源部一位領導在廣西實地調研時評價:“廣西主動開發應用新技術,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研究解決新問題,率先研發了實景三維系統,很好地解決了自然資源監管服務難題,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廣。”
由“平面”到“立體”的探索
日前,記者一行來到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直屬單位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戴上3D眼鏡登錄廣西實景三維應用平臺。在這塊廣西面積最大、分辨率超清、間距精細的三維LED展示屏上,一幅自然地理空間畫面立刻一覽無遺地展現在眼前:起伏的山脈、細長的河流、綠色的田園……栩栩如生的畫面,讓人如臨其境。
“現在看到的是百色市不動產登記項目、崇左市保安村村莊規劃項目、桂林市靖江王府景區……”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副院長梅樹紅介紹,“我們秉承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主動開發了廣西實景三維應用平臺,為實現自然資源管理由‘平面’到‘立體’的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梅樹紅坦言:“我們平時使用的項目平面圖缺乏立體感,看到這一面看不到另外一面,對工作決策的參考價值有限。”
測繪技術如何由“平面”走向“立體”,讓亂占耕地建房、礦山非法開采等違法行為在技術監管面前無所遁形?據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該廳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景三維技術開發研究與應用工作。經過3年的努力,目前廣西已成為全國最早建成實景三維應用平臺的省區之一。
該平臺由數字傾斜航攝、三維建模集群超算、應用管理展示三大系統組成,實現了測繪數據的外業采集、內業處理和推廣應用的一體化融合,具備了為各行各業提供豐富的實景三維應用方案的能力。
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總工程師陳瑞波介紹,該院把桌面端、網絡端、移動端融為一體,使之具有數據展示、編輯、分析、查詢、統計等功能,實現了人與現實世界的仿真交互。
為進一步提升測繪服務自然資源管理的能力,廣西已先后完成覆蓋全區23.76萬平方公里的0.2米分辨率1級精度實景三維地貌模型。同時,在南寧、柳州、桂林等6個設區市和陽朔、桂平、田東等7個縣(市),完成主城區和重點建筑物的實景三維數據生產,精細建模400多平方公里,數據成果最高達0.01米超高精度,極大豐富了實景三維數據。
“有了實景三維技術,我們掌握自然資源的底數就事半功倍了。無論是哪一個項目或場所,只要采集了它三維空間的底圖,往三維LED展示屏上一放,它的三維立體畫面就展露無遺。”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國土測繪處處長王龍波介紹,下一步將繼續籌措資金,加快實景三維數據生產進程,力爭到2021年底覆蓋全區各縣(市)主城區,并保持數據的鮮活度。
由“二維”到“三維”的革新
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技術骨干李偉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相比過去的二維技術,廣西實景三維應用平臺的技術優勢明顯,目前已在自然資源管理、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領域廣泛應用。
李偉鵬隨手打開村莊規劃實景三維展示系統,讓記者觀看崇左市江州區保安村土地用途及區域布局的實景三維效果圖。“這張圖涵蓋了3個村37個屯,總面積66.3平方公里,用1∶2000正射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疊加后,通過實景三維平臺就能看到它的立體畫面。”李偉鵬說,在村莊規劃編制中,該院通過實景三維技術把整個村莊實景搬到村民面前,讓大家看得懂、能參與,及時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意見,提高了村莊規劃的實用性。
記者了解到,在不動產調查登記工作中,傳統的測量方法耗時長、投入大,村民不會看圖紙,調查人員和他們溝通起來相當不便。
對此,廣西調查機構依托實景三維應用平臺,在室內進行指界確權并線劃圖采集,配合少量外業補充調查、核查,最終生成宗地圖、房產分戶圖。一個五六人組成的調查小組,一天就能完成40—50宗地戶籍信息收集和房地調查,調查登記效率大為提高。
據介紹,在剛剛打贏的脫貧攻堅戰中,實景三維技術立下了汗馬功勞。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繁瑣、填寫要求嚴格,工作量極大,扶貧人員常常忙得焦頭爛額。為減輕扶貧干部工作壓力,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聯合自治區檔案局建立了精準扶貧檔案數據庫,實現了專題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與精準扶貧檔案地理信息展示系統的無縫對接。
項目負責人鮑資元自豪地說:“在實景三維平臺上輸入貧困戶姓名,系統就會跳出其家庭位置,點擊菜單還能查閱精準識別、幫扶情況、脫貧過程等資料,不用到現場也能掌握貧困戶脫貧前后的情況。”
據了解,實景三維平臺還可融合第三次國土調查、確權登記、永久基本農田、國土空間規劃等自然資源大數據,對侵占永久基本農田、“一戶多宅”等宗地進行自動預警,輔助有關部門開展智能審核監管,為鄉村規劃、礦山監管、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等提供數據支撐。
由“局域”到“全域”的升級
除了用于日常監管服務,實景三維技術還應用于智慧旅游領域,展現出潛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利用實景三維平臺優勢,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積極參與廣西旅游電子地圖服務平臺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先后完成了桂林靖江王城、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等場所的三維和鄉村旅游點數據采集,掌握了厘米級高分辨率三維成果及高精度地理信息數據,實現了對景區、景點和各項旅游服務的三維實景還原。觀賞者帶上立體眼鏡,就能自由穿梭其中,完成不一樣的旅游視覺體驗。
2020年11月,廣西實景三維應用平臺在全球高精新特展覽會上亮相,以獨特的科技視角,憑借超高清的畫面和超精細的立體模型,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引得不少觀眾紛紛駐足,一睹為快。
記者獲悉,作為三維實景平臺的主要研發單位,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在技術革新中磨練了隊伍,增強了技術實力。其承擔的“實景三維遙感技術在不動產登記相關業務中的應用創新”項目榮獲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廣西測繪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據悉,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在實景三維技術研發與應用上先行先試,與國家“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目前,該廳已將實景三維建設列為全區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提出了推進實景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功能升級、推進市縣鄉三級建成區及其他重點區域實景三維數據建設等重點任務,相信三維技術推廣應用由“局域”向“全域”升級將指日可待。(記者 唐廣生 通訊員 黃尚寧 潘正偉 文/圖)
(唐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