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市第十二中學的學生慶祝民法典出臺。
陳 晨攝(人民視覺)
四川渠縣人民法院法官在李馥鎮鳳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法律宣傳。
鄧良奎攝(人民視覺)
黑龍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雞西邊防管理支隊民警在邊境執勤并向國旗敬禮。
張方洲攝(人民視覺)
普法志愿者在重慶萬盛經開區田壩村為苗族群眾講解法律知識。
曹永龍攝(人民視覺)
2020年全面依法治國大事記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全力推動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召開,研究部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年為期目標決勝之年,專項斗爭取得顯著成效
“七五”普法順利完成
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召開,加快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完成
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舉行
立法保障
民法典護航人民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張天培
“真的要小心,太危險了!”前不久,北方某地一位居民被樓上掉下的一塊玻璃嚇了一跳,趕緊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大風天,大家一定要小心樓上掉下東西。”高空墜物、拋物嚴重威脅生命安全。2020年3月,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法院對一起高空墜物致人死亡案作出判決,判決墜物房屋業主承擔70%賠償責任,小區物業承擔30%賠償責任,引起社會熱議。在現實生活中,高空拋物、寵物傷人、高鐵霸座等違法失德現象時有發生,但經常面臨權責不明等問題。
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分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7編,共1260個法條,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為公民的各種民事行為提供了指引和規范,也為司法機關提供全面、權威、系統的裁判規則。老百姓的權益從法律層面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我國的民法典蘊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建議;人格權、侵權責任單獨成編,設定多元化權益救濟措施,緊密圍繞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基本權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事法律制度體系進行了豐富和完善,處處體現著“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的價值追求。
法律是治國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民法典的出臺,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更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司法為民
打官司變得更便捷了
本報記者 徐 雋
“被告在外省,原告在自己家門口的法院就可以辦理立案,不用跑到外省去,省時省力。”12月10日,記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中級人民法院看到,當事人劉女士用不到20分鐘的時間便立上了案。今年,全國中級、基層法院和海事法院全面實現3類案件跨域立案服務,當事人在全國任何一家中級和基層法院都能享受與管轄法院同品質的立案服務。
不僅立案更便捷,在崇左中院訴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繳費、執行、信訪等窗口一字排開,當事人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務。大量矛盾糾紛在立案時,法官會引導其通過調解解決。調解室里,專業的調解員正在釋法說理、講法講情。達成一致的,當即請法官進行司法確認。“一站式”解紛,實現了“走進一個廳,官司全理清”。
今年以來,全國法院深入推進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全國95%以上法院開通網上立案功能,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可立案”。全國98%的法院建立訴訟服務大廳,98%的法院運行訴訟服務網。全國3331家法院運行調解平臺,平臺入駐調解組織3.3萬個,調解員11.9萬名,累計匯聚調解案件743萬件,調解成功率61%。“打官司變得更便捷了,公平正義來得更快了”是當事人普遍的感受。
“疫情防控期間,各級法院充分運用‘一站式’建設成果,全面暢通網上服務渠道,為當事人提供立案、開庭、調解、送達等網上訴訟服務,及時定分止爭。今年2月3日至7月3日,全國法院網上立案280萬件、網上開庭44萬次、網上調解129萬件,同比分別增長46%、895%和291%。‘一站式’建設成果經受住了實戰的檢驗。”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錢曉晨說。
簡政放權
“放管服”改革釋放更多紅利
本報記者 金 歆
“三天就辦好了開店需要的手續,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上海一家商貿公司負責人孫琦拿著成功申領的開辦便利店所需的“行業綜合許可證”,滿臉喜悅。之前孫琦新開一家店,需要先辦理營業執照等好幾張證照,現在多證合一,通過統一的受理窗口一起申請,辦理時間大大縮減。
這得益于政府“簡政放權”的深化。11月11日,國務院決定在上海浦東新區開展市場準入“一業一證”試點,選取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31個行業,將企業需要辦理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實現市場主體“一證準營”。
“一業一證”改革正是今年以來各級政府推行“簡政放權”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全面推進,有效降低開辦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證照分離”改革繼續推開,“準入不準營”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同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大幅壓縮。目前,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超過40%,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減少1/3以上。
除了營商環境的優化,今年以來通過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等創新模式不斷涌現,給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紅利。12月21日起,吉林省全面實行20項戶籍業務“全省通辦”,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11月28日,浙江省將老年人優待證辦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認定及保障金給付等與群眾切身相關的38項縣級審批服務權限賦予鄉鎮(街道),以便利百姓生活。
掃黑除惡
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更足
本報記者 倪 弋
11月18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江西撫州市中級法院對江西省宜黃縣一起特大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主犯陳輝民依法執行死刑。
2004年以來,以陳輝民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100余人,在撫州市宜黃縣長期為非作惡、稱霸一方,嚴重破壞當地經濟和社會秩序。該團伙采用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犯罪90余起,造成6人死亡、3人重傷等嚴重后果。曾經不堪陳輝民團伙暴力威脅的陸先生,從整日提心吊膽,到如今歡欣鼓舞。“得知黑惡被除,我感覺人生都明朗了。”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正是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成效的最好注解。
2018年1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開展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大決策部署。過去近3年來,隨著專項斗爭深入推進,對黑惡勢力的強大攻勢已經形成。一批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在當地橫行多年的黑惡勢力被掃除。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累計打掉涉黑組織3347個、涉惡犯罪集團10564個,專項斗爭5824名目標逃犯到案5512人,到案率達94.6%。
“今年是掃黑除惡收官決勝之年,按照全國掃黑辦統一部署安排,各地全面啟動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黑財清底、傘網清除、行業清源‘六清’行動,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收官之戰。”全面掃黑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31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