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4日電 面向未來,中國將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雙循環”戰略受到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
泰國《曼谷郵報》報道稱,今年5月,中國領導人提出了“雙循環”發展的概念,引發熱議。
“雙循環”指的是內部和外部經濟活動的兩種形式,前者指的是國內的需求、消費、創新和產品生產,后者指的是中國過去幾十年所倡導的出口主導型戰略。
由于全球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仍將受疫情影響,增加國內消費將是中國經濟更加自立的關鍵。考慮到中國擁有14億消費者和超過4億中等收入群體,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文章稱,盡管一些專家擔心中國會越來越注重國內市場,但是與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相比,中國不太可能在這個方向上走得太遠。
事實上,這種對內部循環的重視,與中國政府實現經濟再平衡、以內需為導向的長期目標是一致的。
在雙循環政策下,外貿仍將在中國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在外貿數據中已經得到了反映。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出口同比增長9.5%,美國仍是中國產品的最大買家。中國對國際貿易的承諾也在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得到體現。
因此,中國的貿易伙伴無需擔心中國戰略發生根本轉變。
另據《日本時報》網站報道,自今年5月份中國首次提出“雙循環”一詞以來,“雙循環”戰略一直吸引著全球的關注。
中國宣布將“充分發揮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和國內需求的潛力,建立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新戰略可能成為中國“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關鍵優先事項。
中國政府意識到,依賴出口和投資的經濟增長是有限度的,因此自2000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呼吁擴大內需。
在雙循環戰略下,盡管中國將加強對擴大內需的關注,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將停止與外部世界的經濟交流。中國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并繼續歡迎外國公司的投資。
《南華早報》也援引中國政府顧問和經濟學家的話寫道,新戰略的重點是競爭和開放,包括降低對外國投資者的壁壘,確保地區貿易協定,以及國有企業的供給側改革。
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10月30日發表題為《加強內循環》專欄文章稱,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新的五年規劃建議——中國拉動國內經濟,并且希望在高科技領域變得更加獨立。
新的五年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將由中國的快速崛起推動,旨在增強中國的獨立性。
文章說,全會關于“雙循環”這一新概念的討論尤其表明了這一點。從本質上講,這指的是中國國內經濟與對外貿易之間的區別:即“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它們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文章稱,中國宣布未來將更加關注國內循環,這引起西方經濟界對其無法像以往那樣在中國正常運作的擔憂。但是,從經濟上將中國與西方隔離開來的想法——“脫鉤”的概念——不是來自中國領導人,而是來自特朗普總統。
實際上,北京爭取的獨立并不會導致孤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馬克斯·岑萊因說,北京“爭取更多的獨立性不等于‘脫鉤’”。
(編輯:齊磊 劉世東)